文天祥的詩詞(27首)

文天祥

文天祥(1236.6.6-1283.1.9),字履善,又字宋瑞,自號文山,浮休道人。漢族,吉州廬陵(今江西吉安縣)人,南宋末大臣,文學家,民族英雄。寶祐四年(1256年)進士,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。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,被扣留。后脫險經(jīng)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,由南通南歸,堅持抗元。祥光元年(1278年)兵敗被張弘范俘虜,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,后在柴市從容就義。著有《過零丁洋》、《文山詩集》、《指南錄》、《指南后錄》、《正氣歌》等作品。

展開閱讀全文 ∨

文天祥的詩詞列表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廬山依舊,凄涼處、無限江南風物??沾渚垢『孤€障天東半壁。雁過孤峰,猿歸危嶂,風急波翻雪。乾坤未老,地靈尚有人杰。
    堪嗟漂泊孤舟,河傾斗落,客夢催明發(fā)。南浦閑云過草樹,回首旌旗明滅。三十年來,十年一過,空有星星發(fā)。夜深悉聽,胡笳吹徹寒月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今年臈月凍全消,天涯涕淚一身遙。諸將亦自軍中至,行人弓箭各在腰。

    白馬嚼嚙黃金勒,三尺角弓兩斛力。胡雁翅濕高飛難,一箭正墜雙飛翼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傾蓋年華晚,行人早發(fā)湘。

    白云虹浪小,明月燕花香。

    明浦春何急,巴山日正長。

    祝君加一飯,我意為桐鄉(xiāng)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風打船頭擊夕陽,亭前老子舊胡床。

    青牛過去關山動,白鶴歸來城郭荒。

    忠節(jié)風流落塵土,英雄遺恨滿滄浪。

    故園水月應無恙,江上新松幾許長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儒冠多誤身,識字用心苦。

    斯文憂患馀,郁郁流年度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白氏賢司馬,昌黎真學官。

    江湖驚落筆,朝野望彈冠。

    天馬高風骨,秋鷹折羽翰。

    萊庭人白發(fā),煙雨萬松寒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塵滿南冠歲月深,暫移一室倚旃林。

    天憐元是青山客,分與窗根兩樹陰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空庭橫螮蝀,斷碣偃龍蛇?;罨饏⒍U筍,真泉透佛茶。

    晚鐘何處雨,春水滿城花。夜影燈前客,江西七祖家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人間萬事轉(zhuǎn)頭空,皂帽飄蕭一病翁。

    不學孟嘉狂落魄,故將白發(fā)向西風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閉蓬絕粒始南州,我過青山欲首丘。

    巡遠應無兒女態(tài),夷齊肯作稻粱謀。

    人間早見黃金市,天上猶遲白玉樓。

    先子神游今二紀,夢中揮淚濺松楸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巧梳手欲冰,小顰為寒怯。

    有時衿肘露,頗與雪爭潔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予自皋亭山為北所留,深悔一出之誤。

    聞故人劉小村、陳蒲塘引兵而南,流涕不自堪。

    只把初心看,休將近事論。

    誓為天出力,疑有鬼迷魂。

    明月夜推枕,春風晝閉門。

    故人萬山外,俯仰向誰言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寥陽殿上步黃金,一落顛崖地獄深。

    蘇武窖中偏喜臥,劉琨囚里不妨吟。

    生前已見夜叉面,死去只因菩薩心。

    萬里風沙知己盡,誰人會得廣陵音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三宮九廟事方危,狼子心腸未可知。

    若使無人折狂虜,東南那個是男兒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為子死孝,為臣死忠,死又何妨。

    自光岳氣分,士無全節(jié);君臣義缺,誰負剛腸。

    罵賊睢陽,愛君許遠,留取聲名萬古香。

    后來者,無二公之操,百煉之鋼。

    人生翕歘云亡。

    好烈烈轟轟做一場。

    使當時賣國,甘心降虜,受人唾罵,安得流芳。

    古廟幽沉,儀容儼雅,枯木寒鴉幾夕陽。

    郵亭下,有奸雄過此,仔細思量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乾坤能大,算蛟龍元不是池中物。風雨牢愁無著處,那更寒蛩四壁。橫槊題詩,登樓作賦,萬事空中雪。江流如此,方來還有英杰。(寒蛩一作:寒蟲)

    堪笑一葉漂零,重來淮水,正涼風新發(fā)。鏡里朱顏都變盡,只有丹心難滅。去去龍沙,江山回首,一線青如發(fā)。故人應念,杜鵑枝上殘月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乾坤空落落,歲月去堂堂;

    末路驚風雨,窮邊飽雪霜。

    命隨年欲盡,身與世俱忘;

    無復屠蘇夢,挑燈夜未央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五月五日午,贈我一枝艾。故人不可見,新知萬里外。

    丹心照夙昔,鬢發(fā)日已改。我欲從靈均,三湘隔遼海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 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,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,都督諸路軍馬。時北兵已迫修門外,戰(zhàn)、守、遷皆不及施??N紳、大夫、士萃于左丞相府,莫知計所出。會使轍交馳,北邀當國者相見,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。國事至此,予不得愛身;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動也。初,奉使往來,無留北者,予更欲一覘北,歸而求救國之策。于是辭相印不拜,翌日,以資政殿學士行。

      初至北營,抗辭慷慨,上下頗驚動,北亦未敢遽輕吾國。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,賈余慶獻諂于后,予羈縻不得還,國事遂不可收拾。予自度不得脫,則直前詬虜帥失信,數(shù)呂師孟叔侄為逆,但欲求死,不復顧利害。北雖貌敬,實則憤怒,二貴酋名曰“館伴”,夜則以兵圍所寓舍,而予不得歸矣。未幾,賈余慶等以祈請使詣北。北驅(qū)予并往,而不在使者之目。予分當引決,然而隱忍以行。昔人云:“將以有為也”。

      至京口,得間奔真州,即具以北虛實告東西二閫,約以連兵大舉。中興機會,庶幾在此。留二日,維揚帥下逐客之令。不得已,變姓名,詭蹤跡,草行露宿,日與北騎相出沒于長淮間。窮餓無聊,追購又急,天高地迥,號呼靡及。已而得舟,避渚洲,出北海,然后渡揚子江,入蘇州洋,展轉(zhuǎn)四明、天臺,以至于永嘉。

      嗚呼!予之及于死者,不知其幾矣!詆大酋當死;罵逆賊當死;與貴酋處二十日,爭曲直,屢當死;去京口,挾匕首以備不測,幾自剄死;經(jīng)北艦十余里,為巡船所物色,幾從魚腹死;真州逐之城門外,幾彷徨死;如揚州,過瓜洲揚子橋,竟使遇哨,無不死;揚州城下,進退不由,殆例送死;坐桂公塘土圍中,騎數(shù)千過其門,幾落賊手死;賈家莊幾為巡徼所陵迫死;夜趨高郵,迷失道,幾陷死;質(zhì)明,避哨竹林中,邏者數(shù)十騎,幾無所逃死;至高郵,制府檄下,幾以捕系死;行城子河,出入亂尸中,舟與哨相后先,幾邂逅死;至海陵,如高沙,??譄o辜死;道海安、如皋,凡三百里,北與寇往來其間,無日而非可死;至通州,幾以不納死;以小舟涉鯨波出,無可奈何,而死固付之度外矣。嗚呼!死生,晝夜事也。死而死矣,而境界危惡,層見錯出,非人世所堪。痛定思痛,痛何如哉!

      予在患難中,間以詩記所遭,今存其本不忍廢。道中手自抄錄。使北營,留北關外,為一卷;發(fā)北關外,歷吳門、毗陵,渡瓜洲,復還京口,為一卷;脫京口,趨真州、揚州、高郵、泰州、通州,為一卷;自海道至永嘉、來三山,為一卷。將藏之于家,使來者讀之,悲予志焉。

      嗚呼!予之生也幸,而幸生也何為?所求乎為臣,主辱,臣死有余僇;所求乎為子,以父母之遺體行殆,而死有余責。將請罪于君,君不許;請罪于母,母不許;請罪于先人之墓,生無以救國難,死猶為厲鬼以擊賊,義也;賴天之靈,宗廟之福,修我戈矛,從王于師,以為前驅(qū),雪九廟之恥,復高祖之業(yè),所謂誓不與賊俱生,所謂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,亦義也。嗟夫!若予者,將無往而不得死所矣。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,予雖浩然無所愧怍,然微以自文于君親,君親其謂予何!誠不自意返吾衣冠,重見日月,使旦夕得正丘首,復何憾哉!復何憾哉!

      是年夏五,改元景炎,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,名曰《指南錄》。

  • 宋代:文天祥

    試問琵琶,胡沙外怎生風色。最苦是、姚黃一朵,移根仙闕。王母歡闌瓊宴罷,仙人淚滿金盤側。聽行宮、半夜雨淋鈴,聲聲歇。

    彩云散,香塵滅。銅駝恨,那堪說!想男兒慷慨,嚼穿齦血。回首昭陽辭落日,傷心銅雀迎秋月。算妾身、不愿似天家,金甌缺。

文天祥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