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之問的詩詞(215首)

宋之問

宋之問,字延清,一名少連,漢族,汾州(今山西汾陽市)人。一說虢州弘農(nóng)(今河南靈寶縣)人。初唐時(shí)期的著名詩人。

展開閱讀全文 ∨

人物評價(jià)

他的主要功績和沈佺期一樣,在創(chuàng)作實(shí)踐中使六朝以來的格律詩的法則更趨細(xì)密,使五言律詩的體制更臻完善,并創(chuàng)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。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。

作為詩人,宋之問年輕時(shí)即已知名,“尤善五言詩,其時(shí)無能出其右者?!睆摹端沃畣柤泛汀度圃姟匪兆髌穪砜?,他對當(dāng)時(shí)體裁多能把握,運(yùn)用熟諳,佳作名句也有可觀。如短歌《冬霄引·贈(zèng)司馬承楨》訴友情句:“明月的的寒潭中,青枯幽幽吟勁風(fēng)。此情不向俗人說,愛而不見恨無窮。”五言古詩《題張老松樹》喻高潔句:“百尺無寸枝,一生自孤直?!逼哐怨旁姟睹骱悠匪颊鞣蚓?;“明河可望不可親,愿得乘槎一向津。更將織女支機(jī)石,還訪城都賣卜人。”五言絕句《送杜審言》表離別:“臥病人事絕,嗟君萬里行。河橋不相送,江樹遠(yuǎn)含情?!蔽逖蚤L律《靈隱寺》繪勝景句:“樓觀滄海日,門對浙江潮?!苯郧逍绿挂?,抒情真摯,暢美如畫。宋之問為文賦詩,講求比興,屬對精密,點(diǎn)劃入微,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(xiàn)。他與沈佺期在齊、梁沈放、庾信到初唐四杰創(chuàng)作發(fā)展的基礎(chǔ)上,努力加以實(shí)踐和總結(jié),使律詩各體制都達(dá)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,明確劃開了古體詩和近體詩的界限,并運(yùn)用這種形式,寫出了優(yōu)秀的作品,如《江亭晚望》、《晚泊湘江》、《題大庾嶺北驛》、《度大庾嶺》等。

宋之問的詩詞列表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晦日登樓望,江山一半天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路入巴渝通兩蜀,江連荊楚接三川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王子喬,愛神仙,七月七日上賓天。白虎搖瑟鳳吹笙,乘騎云氣吸日精。

    吸日精,長不歸,遺廟今在而人非。空望山頭草,草露濕君衣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年光竹里遍,春色杏間遙。煙氣籠青閣,流文蕩畫橋。

    飛花隨蝶舞,艷曲伴鶯嬌。今日陪歡豫,還疑陟紫霄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高岫擬耆闍,真乘引妙車??罩薪Y(jié)樓殿,意表出云霞。

    后果纏三足,前因感六牙。宴林薰寶樹,水溜滴金沙。

    寒谷梅猶淺,溫庭橘未華。臺香紅藥亂,塔影綠篁遮。

    果漸輪王族,緣超梵帝家。晨行踏忍草,夜誦得靈花。

    江郡將何匹,天都亦未加。朝來沿泛所,應(yīng)是逐仙槎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世德辭貴仕,天爵光道門。好仙宅二室,受藥居陸渾。

    清白立家訓(xùn),偃息為國藩。喬樹南勿剪,弊廬北尚存。

    自惟實(shí)蒙陋,何顏稱子孫。少秉陽許意,遭逢明圣恩。

    揮翰云龍署,參光天馬轅。一身事扃闥,十載隔涼暄。

    陳力試叨進(jìn),祗寵固幽源。況以沈疾久,睽辭金馬垣。

    天子猶未識,詎敢棲丘樊。晝懷秘書谷,夕夢子平村。

    擷芳?xì)q云晏,投紼意彌敦?;仕絻詧?bào),無負(fù)青春言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君不見邙山苑外上宮墳,相接累累縈蔓草。宮亭遠(yuǎn)識南宮樹,逶迤輾作南宮道。

    一朝形影化窮塵,昔時(shí)玉貌與朱唇。錦衾香覆青樓月,羅衣嬌弄紫臺云。

    越娃楚艷君不見,趙舞燕歌愁殺人。游鼙倏掩寂無晤,蛾眉何事須相妒。

    九重見日閉鴛鴦,三泉今夕開狐兔。駐馬倚車望洛陽,御橋天闕遙相當(dāng)。

    佳人死別無歸日,可憐行路盡沾衣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帝城九門乘夜開,仙車百兩自天來。列火東歸暗行月,浮橋西渡響奔雷。

    龍樓錦障連連出,遙望梁臺如晝?nèi)?。梁臺花燭見天人,平陽賓從綺羅春。

    共迎織女歸春幄,俱送常娥下月輪。常娥月中君未見,紅粉盈盈隔團(tuán)扇。

    玉樽交引合歡杯,珠履共蹋鴛鴦薦。漏盡更深斗欲斜,可憐金翠滿庭花。

    庭花灼灼歌秾李,此夕天孫嫁王子。結(jié)縭初出望園中,和鳴已入秦筲里。

    同心合帶兩相依,明日雙朝入此微。共待洛城分曙色,更看天下鳳凰飛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氛氳桃花湯,去都三百里。遠(yuǎn)峰益稠沓,具物盡奇詭。

    借問采藥人,冥奧從此始。汨吾尚清凈,葷血久誓止。

    覽彼□□鮮,自謂形骸滓。重敦永劫愿,無負(fù)神泉水。

    坐馳意屢愜,身踐心益死。長妹梵筵眾,拙妻道門子。

    提攜游二山,歲暮此已矣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清軒臨夕池,微徑入寒樹。暝還探舊史,頗知古人趣。

    明一誘道心,吹萬成世務(wù)。獵精自補(bǔ)闕,安能守章句?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嵩峰高不極,上有玉瑯玕。佳游竟不至,何以慰長薚?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緱山連嵩岑,近帶洛陽陌。洛京游宦子,不知虛直宅。

    北入養(yǎng)龍溪,勢如夏云積。褰涉窮水府,躋攀倚霞壁。

    檉栝穿虹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夜光四寸今所無,聞?dòng)腥牒G蟠笾?。大珠自愛潛不發(fā),希世一見比明月。

    靈物變化詎可尋?幾人皓首死閩越。泥蟠沙臥海底沉,何知結(jié)愛美人心。

    可憐曜乘十二乘,誰惜黃金七百金。越鄉(xiāng)祈寶誠非易,涉險(xiǎn)捐軀名與義。

    天生至寶自無倫,如何真?zhèn)稳四?。古來貴耳而賤目,恐君既見不及聞。

    世有南山采薇子,從來道氣凌白云。今乃千里作一尉,無媒為獻(xiàn)明圣君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臥聞嵩山鐘,振衣步蹊樾。槁葉零宿雨,新鴻叫晴月。

    物改興心換,夜涼清機(jī)發(fā)。昔事潘鎮(zhèn)人,北岑采薇蕨。

    倚巖顧我笑,謂我有仙骨。銘德在青春,徇祿去玄發(fā)。

    悔往自昭洗,練形歸洞窟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還應(yīng)鼎湖劍,千載忽同歸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公子正邀歡,林亭春未蘭。攀巖踐苔易,迷路出花難。

    窗覆垂楊暖,階侵瀑水寒。帝城歸路直,留興接鹓鸞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候曉逾閩嶠,乘春望越臺。

    宿云鵬際落,殘?jiān)掳鲋虚_。

    薜荔搖青氣,桄榔翳碧苔。

    桂香多露裛,石響細(xì)泉回。

    抱葉玄猿嘯,銜花翡翠來。

    南中雖可悅,北思日悠哉。

    鬒發(fā)俄成素,丹心已作灰。

    何當(dāng)首歸路,行剪故園萊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北關(guān)憐翠幕,不是厭朱樓。故來呈燕頷,報(bào)道欲封侯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高岫擬耆阇,真乘引妙車??罩薪Y(jié)樓殿,意表出云霞。

    后果纏三足,前因感六牙。宴林薰寶樹,水溜滴金沙。

    寒谷梅猶淺,溫庭橘未華。臺香紅藥亂,塔影綠篁遮。

    果漸輪王族,緣超梵帝家。晨行踏忍草,夜誦得靈花。

    江郡將何匹,天都亦未加。朝來沿泛所,應(yīng)是逐仙槎。

  • 唐代:宋之問

    鹡鸰有舊曲,調(diào)苦不成歌。自嘆兄弟少,常嗟離別多。

    爾尋北京路,予臥南山阿。泉晚更幽咽,云秋尚嵯峨。

    藥欄聽蟬噪,書幌見禽過。愁至愿甘寢,其如鄉(xiāng)夢何。

宋之問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