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適之的詩詞(1首)

李適之(694年-747年),原名昌,祖籍隴西成紀(jì),唐朝宗室、宰相,恒山王李承乾之孫。李適之早年歷任左衛(wèi)郎將、通州刺史、秦州都督、陜州刺史、河南尹、御史大夫、幽州節(jié)度使、刑部尚書。天寶元年(742年),李適之拜相,擔(dān)任左相,封清和縣公。他與李林甫爭權(quán),但卻不敵落敗,被罷為太子少保,后貶宜春太守。天寶六年(747年),李適之聽聞韋堅(jiān)被殺,畏懼自盡。
人物生平
早年經(jīng)歷
李適之在神龍年間入仕,被授為左衛(wèi)郎將,后歷任通州刺史、秦州都督、陜州刺史、河南尹。他治政寬和,深受屬下愛戴。
累職拜相
開元二十四年(736年),唐玄宗鑒于谷水、洛水年年泛濫,耗費(fèi)民力,遂命李適之修筑堤防。李適之花費(fèi)內(nèi)庫錢財(cái),修筑上陽、積翠、月陂三大堤防,成功抵御谷洛水患。唐玄宗為李適之勒石記功,并讓永王李璘書寫碑文,皇太子李瑛題寫碑額,又進(jìn)李適之為御史大夫。
開元二十七年(739年),李適之兼任幽州大都督府長史,并代理節(jié)度使事務(wù)。他上疏皇帝,請求將祖父李承乾與父親李象改葬于昭陵。唐玄宗遂追贈(zèng)李承乾為恒
李適之的詩詞列表
-
唐代:李適之
圣代全高尚,玄風(fēng)闡道微。筵開百僚餞,詔許二疏歸。
仙記題金箓,朝章?lián)Q羽衣。悄然承睿藻,行路滿光輝。
李適之詩詞名句
詩詞推薦
- 隱居墓明代:顧璘
- 客舍寫懷呈王八丈侍郎五首 其四宋代:程俱
- 贈(zèng)潘守愚思質(zhì)昆弟 其四清代:羅有高
- 題幼安濯足圖元代:胡天游
- 送唐中丞開淘西湖夏日游泛因書示郡人唐代:朱慶馀
- 送劉道純宋代:黃庭堅(jiān)
- 偶成 其三宋代:夏竦
- 方景賢宋景濂夜坐觀吳中雜詩遂及宣和博古圖為賦此元代:吳萊
- 送周世寧還明代:韓邦靖
- 游思庵宋代:趙蕃
- 金城柳宋代:馬之純
- 春夜溫故六言二十首宋代:劉克莊
- 洗竹宋代:劉敞
- 鷓鴣天 秋日黃山寫意:熊東遨
- 寄謝云安知軍王端屯田宋代:趙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