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守仁的詩詞(375首)
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漢族,幼名云,字伯安,號陽明,封新建伯,謚文成,人稱王陽明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學(xué)家、哲學(xué)家和軍事家。王陽明不僅是宋明心學(xué)的集大成者,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,故稱之為“真三不朽”其學(xué)術(shù)思想在中國、日本、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國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遠(yuǎn)的影響,因此,王守仁(心學(xué)集大成者)和孔子(儒學(xué)創(chuàng)始人)、孟子(儒學(xué)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學(xué)集大成者)并稱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
人物生平
生而不凡
王守仁出身于浙江余姚一個顯赫的家庭,天生有特殊的氣質(zhì)。他的母親懷孕超過十個月才分娩,在他誕生之前,他的祖母夢見天神衣緋玉,云中鼓吹,抱一赤子,從天而降,祖父遂為他取名為“云”,并給他居住的地方起名為“瑞云樓”。出生后,5歲仍不會說話,但已默記祖父所讀過的書。有一高僧過其家,摸著他的頭說“好個孩兒,可惜道破?!弊娓父鶕?jù)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所云“知及之,仁不能守之,雖得之,必失之”,為他改名為“守仁”,隨后他就開口說話了。他的父親王華喜愛紹興的山水,才舉家離開余姚,移居紹興。幼年的王守仁,有著良好的家世,也因此擁有一個非常優(yōu)越的學(xué)習(xí)環(huán)境。
年少有為
十二歲時,王守仁正式就讀師塾。十三歲,母親鄭氏去世,幼年失恃,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挫折。但他志存高遠(yuǎn),心思不同常人。一次與塾師先生討論何為天下最要緊之事,他就不同凡俗,認(rèn)為“科舉并非第一等要緊事”,天下最要緊的是讀書做一個圣賢的人。當(dāng)時國家朝政腐敗,義軍四起。英宗正統(tǒng)年間,英宗被蒙古瓦剌部所俘,朝廷賠款求和。這件事情在王守仁幼小的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。他發(fā)誓一定要學(xué)好兵法,為國效忠。十五歲時就屢次上書皇帝,獻(xiàn)策平定農(nóng)民起義,未果。同年,他出游居庸關(guān)、山海關(guān)一月之久,縱觀塞外,那時已經(jīng)有經(jīng)略四方之志。
娶妻諸氏
十七歲時,他到南昌與諸養(yǎng)和之女諸氏成婚,可在結(jié)婚的當(dāng)天,大家都找不到他。原來這天他閑逛中遇見一道士在那里打坐,他就向道士請教,道士給他講了一回養(yǎng)生術(shù),他便與道士相對靜坐忘歸,直到第二天岳父才把他找回去。十八歲時,與夫人諸氏返回余姚,船過廣信,王守仁拜謁婁諒。婁諒向他講授“格物致知”之學(xué),王守仁甚喜。之后他遍讀朱熹的著作,思考宋儒所謂“物有表里精粗,一草一木皆具至理”的學(xué)說。為了實踐朱熹的“格物致知”,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,“格”了七天七夜的竹子,什么都沒有發(fā)現(xiàn),人卻因此病倒。從此,王守仁對“格物”學(xué)說產(chǎn)生了極大的懷疑,這就是中國哲學(xué)史上著名的“守仁格竹”。
步入仕途
二十歲時,王守仁第一次參加鄉(xiāng)試,中舉人后,學(xué)業(yè)大有長進。但他越來越喜歡談?wù)撥娛?,并且很會射箭。然而,二十二歲時考進士不中,內(nèi)閣首輔李東陽對其笑道:“你這次雖然不中狀元,下一次科舉必定會中狀元,試一試為下一次科舉作個狀元賦。”王守仁拿起筆就完成了,朝堂上的元老們都很驚奇他的天賦才能。嫉妒他的人就開始議論說,這個年輕人如狀元及第,必然是目中無人。王守仁二十五歲再次參考科舉,再次落第。他的狀元父親開導(dǎo)他說,此次不中,下次努力就能中了,但他笑道:“你們以不登第為恥,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”。
被貶悟道
弘治十二年(1499年),二十八歲的他參加禮部會試,因考試出色,舉南宮第二人,賜二甲進士第七人,觀政工部。出治葬前威寧伯王越,回朝上疏論西北邊疆防備等八事,隨后授刑部主事,在江北等地決斷囚獄,隨后因病請求歸鄉(xiāng)。久之,起用授兵部主事。
明武宗正德元年(1506年)冬,宦官劉瑾擅政,并逮捕南京給事中御史戴銑等二十余人。王守仁上疏論救,而觸怒劉瑾,被杖四十,謫貶至貴州龍場(貴陽西北七十里,修文縣治)當(dāng)龍場驛棧驛丞。同時,他的父親王華也被趕出北京,調(diào)任南京吏部尚書。
路途中,王守仁被劉瑾派人追殺,偽造跳水自盡躲過一劫。逃過追殺的王守仁暗中到南京面見父親王華,王華對他說:“既然朝廷委命于你,就有責(zé)任在身,你還是上任去吧?!彪S后他踏上路途,來到貴州龍場,“萬山叢薄,苗、僚雜居”,龍場在當(dāng)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(qū)。王守仁沒有氣餒,根據(jù)風(fēng)俗開化教導(dǎo)當(dāng)?shù)厝耍艿矫癖姁鄞?。在這個時期,他對《大學(xué)》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(lǐng)悟。王守仁認(rèn)識到“圣人之道,吾性自足,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”。他在這段時期寫了“教條示龍場諸生”,史稱龍場悟道。
正德五年(1510年)初,王守仁謫戍期滿,復(fù)官廬陵縣(今江西吉安)知縣。八月,劉瑾被楊一清聯(lián)合宦官張永設(shè)計除去。王守仁隨即被召入京,擔(dān)任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。
平定江西
正德十一年(1516年)八月,兵部尚書王瓊對王守仁的才能十分賞識,在王瓊的推薦下,王守仁被擢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,巡撫南(安)、贛(州)、?。ㄖ荩?、漳(州)等地。
當(dāng)時,南中地帶盜賊蜂擁四起。謝志山占領(lǐng)橫水、左溪、桶岡,池仲容占領(lǐng)浰頭頭,各自稱王,與大庾的陳曰能、樂昌的高快馬、郴州的龔福全等遙相呼應(yīng),攻占、剽掠各處府縣。而福建大帽山的盜賊詹師富等又起兵。前任巡撫文森托病去職。謝志山聯(lián)合樂昌的盜賊奪取大庾,進攻南康、贛州,贛縣主簿戰(zhàn)死。守仁到任后,知道官府中有不少人是盜賊的耳目,于是責(zé)問年老而狡黠的仆役,仆役渾身哆嗦不敢隱瞞,如實坦白。守仁赦免了他們的罪過,讓他們偵探叛軍的情報,守仁因此掌握了盜賊的動靜。隨后他傳檄福建、廣東會兵一處,首先討伐大帽山的盜賊。王守仁用兵“詭異”、獨斷,素有“狡詐專兵”之名。
正德十二年(1517年)正月,王守仁親自率領(lǐng)精銳在上杭屯兵,假裝撤退,出敵不意進攻,連破四十余寨,斬殺、俘獲七千多人。他向朝廷上疏稱,權(quán)力太小,無法命令將士。王瓊上奏,給了王守仁旗牌,可以便宜從事。七月,進兵大庾。十月,克左溪、橫水,破巢八十四,斬殺、俘獲六千多人。戰(zhàn)畢,在橫水設(shè)置崇義縣。隨后師還贛州,討伐利頭的盜賊,斬殺兩千多人。王守仁率領(lǐng)書生和偏裨,蕩平為患數(shù)十年的盜賊,附近的人都驚呼守仁是神。
平定叛亂
正德十四年(1519年),寧王朱宸濠發(fā)動叛亂。據(jù)說,消息傳到北京后,朝中大臣震驚不已,只有王瓊卻十分自信地說:“王伯安在江西,肯定會擒獲叛賊。”
當(dāng)時,王守仁正準(zhǔn)備前往福建平定那里的叛亂。行至江西吉安與南昌之間的豐城,王守仁得到朱宸濠叛亂的消息,立即趕往吉安,募集義兵,發(fā)出檄文,出兵征討。一開始,王守仁來了個疑兵之計。他深知如果寧王順長江東下,那么南京肯定保不住。作為留都的南京丟了,叛軍在政治上就會占有一定的主動,平叛就會有困難。
王守仁平定盜賊后兵符已上交兵部,手中無兵。在江西境內(nèi)的朝廷官吏都來幫助守仁,又在袁州(今江西宜春)聚集各府縣士兵,征調(diào)軍糧、制造兵械船只。
王守仁假裝傳檄各地至江西勤王,在南昌到處張貼假檄迷惑宸濠,聲稱朝廷派了邊兵和京兵共八萬人,會同自己在南贛的部隊以及湖廣、兩廣的部隊,號稱十六萬,準(zhǔn)備進攻寧王的老巢南昌。為爭取時間集結(jié)軍隊,又寫蠟書讓朱宸濠的偽相李士實、劉養(yǎng)正勸宸濠發(fā)兵攻打南京,又故意泄露給宸濠。此時,李、劉二人果然勸宸濠進兵南京,宸濠大疑,按兵不動。
寧王猶疑不定,等了十多天,探知朝廷根本沒有派那么多的兵來,才沿江東下,攻下九江、南康(今江西星子)兩城,逼近安慶。而在朱宸濠率兵六萬自九江沿江而下、窺伺南京的時候,王守仁已經(jīng)率領(lǐng)倉促組建的八萬平叛軍,直搗寧王的老巢——南昌,迫使朱宸濠回援。當(dāng)時有人建議王守仁往救安慶,他不肯,分析說:如果救安慶,與寧王主力相持江上,而南康和九江的敵人就會乘虛攻我后背,我們腹背受敵;而我們直搗南昌,南昌守備空虛,我們的軍隊銳氣正足,必可一舉而下;寧王必定回救,到時我們迎頭痛擊,肯定會取勝。后來的事實果如王守仁所料。
此時守仁大軍已集結(jié)完畢。宸濠精銳都前往安慶,留守南昌的兵力空虛,守仁率兵攻打南昌,宸濠回兵救南昌。最終雙方在鄱陽湖決戰(zhàn),經(jīng)過三天的激戰(zhàn),寧王戰(zhàn)敗被俘,寧王叛亂歷時35天后宣告結(jié)束。
然而,平叛大功卻沒有得到武宗的認(rèn)同。武宗身邊的佞幸之臣,平時與寧王交往密切,心態(tài)極端復(fù)雜。一些佞幸之臣希望王守仁將朱宸濠釋放,然后再讓已經(jīng)南巡的武宗親自“擒獲”朱宸濠,以滿足武宗的虛榮心。面對這樣復(fù)雜的情勢,王守仁急流勇退。他將朱宸濠交付當(dāng)時尚屬正直的太監(jiān)張永,然后稱病,以避免卷入更多的政治事端中。所以,終武宗一朝,王守仁平叛之功沒有得到朝廷的封賞。直到世宗即位以后,王守仁才加官晉爵。
立院講學(xué)
正德十六年(1521年),明世宗即位,由藩王入繼大統(tǒng)的世宗,在對王守仁有過短暫的賞識之后,便對這位非常能干的臣子采取了冷漠的態(tài)度。在世宗即位之際,王守仁因父老請歸,世宗說王守仁有擒賊平亂之大功,正要論功行賞,不許他辭官。同年七、八月,先升其為南京兵部尚書,不許他推辭,稍后又特許他順路回去探視父親。不久,加封王守仁為新建伯,世襲。
嘉靖元年(1522年),父親王華去世,王守仁回鄉(xiāng)守制。
王守仁于54歲時,辭官回鄉(xiāng)講學(xué),在紹興、余姚一帶創(chuàng)建書院,宣講“王學(xué)”,并在天泉橋留心學(xué)四句教法:無善無惡心之體,有善有惡意之動。知善知惡是良知,為善去惡是格物。
總督兩廣
嘉靖六年(1527年),思恩、田州的民族首領(lǐng)盧蘇、王受造反。總督姚鏌不能平定,于是下詔讓守仁以原先的官職兼左都御史,總督兩廣兼巡撫。黃綰借此機會上書爭辯守仁的功績,請賜給他鐵券和歲祿,并敘錄平定寧王叛亂功臣,世宗都答應(yīng)。十二月,守仁軍至思恩,盧蘇、王受早就聽聞了守仁平定盜賊和叛亂,十分害怕,投降了守仁。
嘉靖七年(1528年)二月,王守仁率湖廣兵抵達(dá)南寧,而盧蘇、王受剛歸降,愿意立功自贖。王守仁于是派遣大臣商議,并命湖廣僉事汪溱、廣西副使翁素、僉事吳天挺及參將張經(jīng)、都指揮謝佩監(jiān)湖廣土兵,襲剿斷藤峽叛軍。此后仍然總督分永順兵進剿牛腸等寨,保靖兵進剿六寺等寨,約好以四月初二各至抵達(dá)地點。
當(dāng)時,叛軍聽聞明軍檄湖廣土兵抵達(dá),均逃匿深險之中;又聽聞盧蘇、王受歸降,王守仁進駐南寧,故以為王守仁以散遣諸兵布陣,于是防備弛緩。至此,湖廣兵皆偃旗臥鼓馳馬抵達(dá),與明軍一同突進,四面夾擊。叛軍大敗,于是退守保仙女大山,據(jù)險結(jié)寨。官軍攀木緣崖仰攻,并隨后連連攻破油榨、石壁、大陂等地,直擊斷藤峽。隨后王守仁密檄諸將移兵剿仙臺等賊,分永順兵、保靖兵各自進剿,約定在五月十三日抵達(dá)巢穴。叛軍退守永安力山,仍然被王守仁圍困的大軍打敗,潰軍為副將沈希儀斬殺。至此,斷藤峽叛軍幾乎全盡。
病逝歸途
平亂后,王陽明因肺病加重,向朝廷上疏乞求告老還鄉(xiāng),推薦勛陽巡撫林富代替自己,不等朝廷的批復(fù)就回去了。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時(1529年1月9日8時)病逝于江西南安府大庚縣青龍港(今江西省大余縣境內(nèi))舟中。臨終之際,弟子問他有何遺言,他說:“此心光明,亦復(fù)何言!”喪過江西境內(nèi),軍民都穿著麻衣哭送守仁。先前因平定寧王叛亂封特進光祿大夫、柱國、新建伯。隆慶時追贈新建侯,謚文成。萬歷十二年從祀于孔廟。
王守仁的詩詞列表
-
明代:王守仁
碧山道士曾相約,歸路還來宿武云。月滿仙臺依鶴侶,書留蒼壁看鵝群。
春巖多雨林芳淡,暗水穿花石溜分。奔走連年家尚遠(yuǎn),空馀魂夢到柴門。
-
明代:王守仁
僧屋煙霏外,山深絕世嘩。茶分龍井水,飯帶石田砂。
香細(xì)云嵐雜,窗高峰影遮。林棲無一事,終日弄丹霞。
-
明代:王守仁
突兀開穹閣,氤氳散曉鐘。飯遺黃稻粒,花發(fā)五釵松。
金骨藏靈塔,神光照遠(yuǎn)峰。微茫竟何是,老衲話遺蹤。
-
明代:王守仁
久落泥涂惹世情,紫崖丹壑是平生。養(yǎng)真無力常懷靜,竊祿未歸羞問名。
樹隱洞泉穿石細(xì),云回溪路入花平。道人只住層蘿上,明月峰頭有磬聲。
-
明代:王守仁
謫仙樓隱地,千載尚高風(fēng)。云散九峰雨,巖飛百丈虹。
寺僧傳舊事,詞客吊遺蹤?;厥咨n茫外,青山感慨中。
-
明代:王守仁
草堂寄放瑯琊間,溪鹿巖僧且共閒。冰雪能回草木死,春風(fēng)不化山石頑。
《六經(jīng)》散地莫收拾,叢棘被道誰刊刪?已矣驅(qū)馳二三子,鳳圖不出吾將還。
-
明代:王守仁
此身未擬泣窮途,隨處翻飛野鶴孤。霜冷幾枝存晚菊,溪春兩度見新蒲。
荊西寇盜紆籌策,湘北流移入畫圖。莫怪當(dāng)筵倍凄切,誅求滿地促官逋。
-
明代:王守仁
乘興看山薄暮來,山僧迎客寺門開。雨昏碧草春申墓,云卷青峰善卷臺。
性愛煙霞終是僻,詩留名姓不須猜。巖根老衲成灰色,枯坐何年解結(jié)胎?
-
明代:王守仁
中歲幽期亦幾人,是誰長負(fù)故山春?道情暗與物情化,世味爭如酒味醇。
耶水云門空舊隱,青鞋布襪定何晨?童心如故容顏改,慚愧年年草木新。
-
明代:王守仁
東去蓬瀛合有津,若為風(fēng)雨動經(jīng)旬。同來海岸登舟在,俱是塵寰欲渡人。
弱水洪濤非世險,長年三老定誰真。青鸞眇眇無消息,悵望煙花又暮春。
-
明代:王守仁
扁舟除夕尚窮途,荊楚還憐俗未殊。處處送神懸楮馬,家家迎歲換桃符。
江醪信薄聊相慰,世路多歧漫自吁。白發(fā)頻年傷遠(yuǎn)別,綵衣何日是庭趨?
-
明代:王守仁
斜日江波動客衣,水南深竹見巖扉。漁人收網(wǎng)舟初集,野老忘機坐未歸。
漸覺云間棲翼亂,愁看天北暮云飛。年年歲晚長為客,閒殺西湖舊釣磯。
-
明代:王守仁
此日棲云樓上雪,不知天意為誰深。忽然夜半一言覺,又動人間萬古吟。
玉樹有花難結(jié)果,天機無線可通針。曉來不覺城頭鼓,老懶羲皇睡正沉。
-
明代:王守仁
百事支離力不禁,一官棲息病相侵。星辰魏闕江湖迥,松柏茅茨歲月深。
欲倚黃精消白發(fā),由來空谷有馀音。曲肱已醒浮云夢,荷蕢休疑擊磬心。
-
明代:王守仁
靈鷲高林暑氣清,竺天石壁雨痕晴。客來湖上逢云起,僧住峰頭話月明。
世路久知難直道,此身那得尚虛名。移家早定孤山計,種果支茅卻易成。
-
明代:王守仁
鑒水終年碧,云山盡日閒。故山不可到,幽夢每相關(guān)。
霧豹言長隱,云龍欲共攀。緣知丹壑意,未勝紫宸班。
-
明代:王守仁
一自多歧分路塵,堂堂正道遂生榛。聊將膚淺窺前圣,敢謂心傳啟后人。
淮海帝圖須節(jié)制,云雷大造看經(jīng)綸。枉勞詩句裁風(fēng)雅,欲借《盤銘》獻(xiàn)日新。
-
明代:王守仁
林間暮雪定歸鴉,山外鈴聲報使車。玉盞春光傳柏葉,夜堂銀燭亂檐花。
蕭條音信愁邊雁,迢遞關(guān)河夢里家。何日扁舟還舊隱,一蓑江上把魚叉。
-
明代:王守仁
月色高林坐夜沉,此時何限故園心。山中古洞陰蘿合,江上孤舟春水深。
百戰(zhàn)自知非舊學(xué),三驅(qū)猶愧失前禽。歸期久負(fù)云門伴,獨向幽溪雪后尋。
-
明代:王守仁
幽壑來尋物外情,石門遙指白云生。林間伐木時聞響,谷口逢僧不記名。
天壁倒涵湖月曉,煙梯高接緯階平。松堂靜夜渾無寐,到枕風(fēng)泉處處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