戲贈杜甫
戲贈杜甫朗讀飯顆山頭逢杜甫,頂戴笠子日卓午。
借問別來太瘦生,總為從前作詩苦。
飯顆山頭逢杜甫,頂戴笠子日卓午。 借問別來太瘦生,總為從前作詩苦。
李白 (701年-762年),字太白,號青蓮居士,唐朝浪漫主義詩人,被后人譽(yù)為“詩仙”。祖籍隴西成紀(jì)(待考),出生于西域碎葉城,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。 李白 存世詩文千余篇,有《李太白集》傳世。762年病逝,享年61歲。其墓在今安徽當(dāng)涂,四川江油、湖北安陸有紀(jì)念館。
譯文注釋
譯文
至今記得,在飯顆山上遇到老朋友杜甫,頭上戴著竹笠日頭剛好是中午。
請問老兄自從分別以后為何如此消瘦?恐怕都因為這一段歲月里作詩太費(fèi)辛苦。
注釋
戲贈:意思是開玩笑的話。其實(shí),所謂開玩笑,往往表現(xiàn)了至交之問的真情實(shí)話。
飯顆山:山名。相傳在長安一帶?!帮堫w山頭”一作“長樂坡前”。長樂坡也在長安附近。
笠子:用竹箬或棕皮等編成的笠帽,用來御雨遮陽。
日卓午:指正午太陽當(dāng)頂。
借問:請問的意思。
太瘦生:消瘦、瘦弱。生為語助詞,唐時習(xí)語。
總為:怕是為了。
作詩苦:杜甫曾自言:“為人性僻耽佳句,語不驚人死不休?!保ā督现邓绾萘亩淌觥罚┻@里所指的正是杜甫一絲不茍的創(chuàng)作精神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此首《戲贈杜甫》大約作于公元746年(天寶五年)秋天李白與杜甫在兗州最后一次相遇時。李杜二人自公元744年(唐玄宗天寶三年)在洛陽相識并結(jié)下深厚友誼,直至公元762年李白去世,彼此十分了解和尊重。他們交往密切,曾同游齊魯,此后雖難相見,但仍相互關(guān)心、思念。
詩詞推薦
扁舟入浙,便有家山意。全勝軺車駕邊地。愛官塵不到,書眼爭明,稱壽處,春傍梅花影里。
平生丘壑志,未老求閑,天亦徘徊就歸計。想疊嶂雙溪,千騎弓刀,渾不似、白石山中勝趣。怕竹屋梅窗欲成時,又飛詔東山,謝公催起。
迎霜破雪是寒梅,何事今年獨(dú)晚開。應(yīng)為花神無意管,故煩我輩著詩催。
繁英未怕隨清角,疏影誰憐蘸綠杯。珍重南鄰諸酒伴,又尋江路覓香來。
花枝婭姹搖春風(fēng),紛紛蜂蝶爭繁叢。我來提壺飲花下,閑愁如雪皆消融。
枝頭黃鳥聲更好,似惜春光怨春老。少年樂事那復(fù)得,只今空憶長安道。
救人無術(shù)廿載中,歸來兩鬢已成翁。故交如花漸凋落,欲話衷曲誰人同?
且拚爛醉花陰臥,明日呼童掃落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