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名校網(wǎng)
名校網(wǎng)

嘗鼎一臠的近義詞

嘗鼎一臠的基本資料

  • 詞語:嘗鼎一臠
  • 拼音:cháng dǐng yī luán
  • 解釋:鼎:古代炊具,三足兩耳;臠:切成塊的肉。嘗鼎里一片肉,就可以知道整個鼎里的肉味。 嘗嘗鼎里的一塊肉,可以知道全鼎內(nèi)的肉味,比喻根據(jù)部分得知全體

嘗鼎一臠的近義詞

  • 近義詞1:一葉知秋

    詞語解釋:從一片樹葉的凋落,知道秋天的到來。比喻通過個別的細微的跡象,可以看到整個形勢的發(fā)展趨向與結(jié)果。 看見一片落葉,就知道秋天將臨。比喻發(fā)現(xiàn)一點預兆就知道事物將來的發(fā)展趨向

  • 近義詞2:因小見大

    詞語解釋:從小地方、小事情上可以看出大問題。

  • 近義詞3:

    詞語解釋:見[jiàn]: 看到:看~。罕~?!⒅!x勇為?!愃歼w。; 接觸,遇到:怕~風?!?。; 看得出,顯得出:~效。相形~絀。; (文字等)出現(xiàn)在某處,可參考:~上?!?。; 會晤:會~。接~。; 對事物觀察、認識、理解:~解?!兀ㄒ娊猓??!省牵ㄖ笇ν粏栴}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; 助詞,表示被動或?qū)ξ胰绾危骸狻!??!彛ㄔ徫遥??!Γū蛔I笑)。 見[xiàn]: 古同“現(xiàn)”,出現(xiàn),顯露。; 古同“現(xiàn)”,現(xiàn)存。

  • 近義詞4:見微知著

    詞語解釋:微:隱約;著:明顯。見到事情的苗頭,就能知道它的實質(zhì)和發(fā)展趨勢。 看到微小的苗頭,就知道可能會發(fā)生顯著的變化。比喻小中見大 故圣人見微知著,睹始知終?!獫h. 袁康《越絕書》

【嘗鼎一臠】單字解釋

:基本詞義 ◎ 一 yī 〈數(shù)〉 (1) (指事。“一”是漢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數(shù)詞。大寫作“壹”。最小的正整數(shù)。常用以表示人或事、物的最少數(shù)量) (2) 同本義 [one] 一,惟初太始道立于一,造分天地,化成萬物?!墩f文》 一也者,萬物之本也。——《淮南子·詮言》 抱一而天下試?!独献印?故一人有事于四方?!稌ぞ龏]》。傳:“天子也?!?一夫作難而七廟隳,身死人手,為天下笑?!獫h·賈誼《過秦論》 一夫夜呼,亂者四應。(公元九二年六月,李存莇妻劉皇后聽信宦官誣告,殺死大臣郭崇韜,時謠言紛起,人心惶惶。屯駐在貝州(現(xiàn)河北省清河縣)的軍人皇甫暉勾結(jié)黨羽作亂,擁立指揮使趙在禮為帥,攻入鄴都(現(xiàn)河南省安陽市)。邢州(現(xiàn)河北省邢臺市)、滄州駐軍相繼作亂。)——宋·歐陽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·序》 (3) 又如:一境(一個...
:基本詞義 ◎ 嘗 嘗、嚐 cháng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旨,尚聲。“旨”,滋味美。本義:辨別滋味,品嘗) (2) 同本義 [taste;try the flavour of] 天子乃以雛嘗黍。——《禮記·月令》 臣先嘗之?!抖Y記·曲禮》 不敢嘗?!墩撜Z》 百鬼迪嘗。——《漢書·禮樂志》 嘗其旨否?!对姟ば⊙拧じμ铩?(3) 又如:嘗酒;嘗食(試辨食物的味道);嘗酎(祭祀的時候,嘗一嘗新酒的滋味) (4) 嘗試 [try] 嘗,試也?!缎栄拧?諸侯方睦于晉,臣請嘗人,若何?——《左傳·襄公十八年》 (5) 又如:嘗巧(試驗其技巧);嘗湯戲(正戲前加演的短戲) (6) 經(jīng)歷 [experience] 險阻艱難,備嘗之矣?!蹲髠鳌べ夜四辍?(7) 又如:備嘗艱苦;嘗到了公職的甜頭 詞性變化 ◎ 嘗 嘗 cháng 〈副〉 曾經(jīng) [have already] 仲永生五年,未嘗識書具,忽啼求之?!巍?王安石《傷仲永》...
:基本詞義 ◎ 臠 臠 luán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肉。羉( luán )聲。本義:小塊肉) (2) 同本義 [a small slice of meat] 一曰切肉,臠也?!墩f文》 嘬謂一舉盡臠。——《禮記·曲記》注 嘗一臠肉,而知一鑊之味。——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 (3) 又如:臠臠(切成小塊的肉);臠膾(切成塊的魚肉) (4) 量詞。用于塊狀的魚肉 [slice]。如:臠肉(猶言一塊肉。謂其量少) 詞性變化 ◎ 臠 臠 luán 〈動〉 (1) 切肉成塊 [slice meat up] 臠,臞也?!墩f文》 棘人臠臠兮。——《詩·檜風·素冠》 取新鯉魚,去鱗訖則臠?!洱R民要術(shù)·作鲊》 未受犧牛大羹之和,久在煎熬臠割之間?!逗鬂h書·邊讓傳》 (2) 又如:臠制(分割而制伏之);臠割(分割;切碎);臠股(謂割股療疾以示虔敬);臠身(分割身體)...
:基本詞義 ◎ 鼎 dǐng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,下面象鼎足。本義:古代烹煮用的器物) (2) 同本義 [tripod caldron]。盛行于商、周。用于煮盛物品,或置于宗廟作銘功記績的禮器。統(tǒng)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鼎,三足兩耳,和五味之寶器也?!墩f文》 (3) 又如:鼎峙(比喻三方并峙,如鼎之三足);鼎鉉(指鼎);鼎鼐(鼎、鼐均為古代炊具,用來調(diào)和五味。舊時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國家) (4) 比喻帝王 [emperor]。如:問鼎;定鼎中原;鼎甲(科舉考試殿試名列一甲);鼎命(帝王之位);鼎業(yè)(帝王的大業(yè)) (5) 指宰相 [prime minister]。如:鼎臺(宰輔大臣);鼎臣(指宰相) (6) 喻三公、宰輔、重臣之位 [high official]。如:鼎輔(三公,宰輔);鼎司(三公的職位) (7) 指國家 [state]。如:鼎祚(國祚,國運);鼎運(國運) 詞性變化 ◎ 鼎 dǐng 〈形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