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
徒手的近義詞

徒手的基本資料

  • 詞語:徒手
  • 拼音:tú shǒu
  • 解釋:空手。 赤手空拳徒手奪刀

徒手的近義詞

  • 近義詞1:白手

    詞語解釋:徒手;空手。 空手,徒手白手成家

  • 近義詞2:空手

    詞語解釋:1.徒手;赤手。 2.謂不帶禮品;不予饋贈(zèng)。 3.謂無師承﹑無范本或圖樣而自作字畫﹑刺繡等。與“臨摹”相對(duì)。

  • 近義詞3:赤手

    詞語解釋:空手,徒手。

【徒手】單字解釋

:基本詞義 ◎ 徒 tú 〈動(dòng)〉 (1) (形聲。從辵( chuò ),土聲。本義:步行) 同本義 [go on foot;walk] 徒,步行也?!墩f文》 我徒我御?!对姟ば⊙拧な蛎纭?君子耆老不徒行。——《禮記·王制》 徒遞來告。——《國(guó)語·吳語》 無徒驥于錙壇之宮?!肚f子·徐無鬼》 敗其徒兵于洧上?!蹲髠鳌は骞辍?以吾從大夫之后,不可徒行也?!墩撜Z·先進(jìn)》 賁其趾,舍車而徒?!兑住べS》 自京師徒步入華山為黃冠?!?顧炎武《復(fù)庵記》 (2) 又如:徒徙(無舟船乘載而徒步過水);徒跣(赤足步行);徒踐(赤足步行);徒杠(供徒步行走的小橋);徒負(fù)(徒步負(fù)荷);徒行(步行;無事閑行) 詞性變化 ◎ 徒 tú 〈名〉 (1) 步兵,兵卒(周代盛行車戰(zhàn),車上的兵稱“甲士”,車后跟著步行的兵叫“徒”) [soldier] 帥徒以往。——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五年》 (2) 又...
:基本詞義 ◎ 手 shǒu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小篆字形,象伸出五指形。本義:人體上肢的總稱,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) (2) 同本義 [hand] 手,拳也。——《說文》。段注:“今人舒之為手,卷之為拳。其實(shí)一也。故以手與拳二篆互訓(xùn)?!?艮為手。——《易·說卦》 三陰在手。——《素問·陰陽別論》。注:“手謂氣口?!?則不手拜?!抖Y記·少儀》。注:“手拜,手至地也?!?頭至手曰拜手。——《公羊傳·宣公六年》注 攜手同行。——《詩·邶風(fēng)·北風(fēng)》 攜手同歸。 執(zhí)子之手,與子偕老?!对姟ぺL(fēng)·擊鼓》 (3) 又如:手紐(手銬);手杻(手銬之類的刑具);手腳了得(手腳厲害,指有武功);手帕交(舊時(shí)妓女間的結(jié)拜姐妹);手擊子(和尚念經(jīng)時(shí)手中所敲的有柄小磬);手本(下屬見上司所呈的名帖);手式(猶手勢(shì),以手作勢(shì)示意);手靈(手指靈巧);手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