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力大無窮】單字解釋
力:基本詞義 ◎ 力 lì 〈名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耒形,有柄有尖,用以翻地。用耒表示執(zhí)耒耕作需要花費(fèi)力氣?!傲Α笔菨h字部首之一。本義:體力,力氣) (2) 同本義 [effort;physical strength] 力,筋也。像人筋之形。——《說文》。筋下曰:肉之力也。二篆為轉(zhuǎn)注。筋者其體,力者其用也。 其行之以貨力?!抖Y記·禮運(yùn)》。注:“筋骸強(qiáng)者也。” 力農(nóng)數(shù)耘?!稘h書·食貨志》。注:“謂勤作之也。” 有力如虎,執(zhí)轡如組?!对姟ぺL(fēng)》 力足以至焉,于人為可譏,而在己為有悔。——宋· 王安石《游褒禪山記》 以縛背刃,力上下,得絕?!啤?柳宗元《童區(qū)寄傳》 吾力足以舉百鈞,而不足以舉一羽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(3) 又如:四肢無力;力人(力氣很大的人);力盡神危(力氣精神都疲憊到極點(diǎn));力軟筋麻(力盡筋疲。筋疲力盡...
大:基本詞義 ◎ 大 dài 〈名〉 (1) 見“大夫”、“大王” (2) 用同“代”。世代 [generation] 陵家歷大為軍將,世世從軍為國征?!抖鼗妥兾募だ盍曜兾摹?(3) 另見 dà 基本詞義 ◎ 大 dà 〈形〉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人的正面形,有手有腳?!按蟆笔菨h字部首之一,從“大”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(guān)。本義:大小的“大”) (2) 形容體積、面積、數(shù)量、力量、規(guī)模、程度等方面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。與“小”相對 [big;large;great] 大,天大地大人亦大,故大象人形。古文大也,籀文介,改古文亦象人形。凡大人、大夫、太子、太君,皆尊詞?!墩f文》 遵彼大路兮?!对姟む嶏L(fēng)·遵大路》 大有。——《易》。釋文:“大有,包容豐富之象?!?大報(bào)天而主日也?!抖Y記·郊特牲》。 其朝踐用兩大尊?!吨芏Y·司尊彝》。司農(nóng)注...
無:基本詞義 ◎ 無 (1) 無 mó (2) ——“南無”( nāmó ):佛教用語,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 (3) 另見 wú 基本詞義 ◎ 無 無 wú 〈名〉 (1) (會意。據(jù)甲骨文字形,象一個(gè)人持把在跳舞。卜辭、金文中“無、舞”同字。本義:樂舞) (2) 同本義 [sing and dance] (3) 哲學(xué)范疇,指無形、無名、虛無等,或指物質(zhì)的隱微狀態(tài) [nihility] 天下萬物生于有,有生于無。——《老子》 詞性變化 ◎ 無 無 wú 〈動(dòng)〉 (1) 沒有,跟“有”相對 [not have;there is not] 無,不有也?!队衿?無若丹朱傲?!稌ひ骛ⅰ?無偏無黨?!稌ず榉丁?無內(nèi)人之疏,而外人之親?!盾髯印しㄐ小?事不耳聞目睹而臆斷其有無,可乎?——蘇軾《石鐘山記》 無不伸頸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 無不變色。 無不畢肖。——清· 薛福成《觀巴黎油畫記》 無不驚為生人。 (2) 又如:無顏落...
窮:基本詞義 ◎ 窮 窮 qióng 〈形〉 (1) (形聲。從穴,躬聲。躬,身體,身在穴下,很窘困。簡化字為會意,力在穴下,有勁使不出。本義:窮盡,完結(jié)) (2) 同本義 [end;limit] 窮,極也?!墩f文》 窮,竟也。——《小爾雅·廣詁》 橫四海兮焉窮?——《楚辭·九歌·云中君》 赤水窮焉?!渡胶=?jīng)·大荒南經(jīng)》。注:“流極于此山也?!?與物變化而無所終窮。——《呂氏春秋·下賢》 窮高極遠(yuǎn),而測深厚。——《禮記·樂記》 儒有博學(xué)而不窮?!抖Y記·儒行》 圖窮而匕首見。——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》 欲窮其林。——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 欲窮千里目,更上一層樓?!啤?王之渙《登鸛雀樓》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。——宋· 楊萬里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》詩 樂亦無窮?!巍?歐陽修《醉翁亭記》 理屈詞窮?!濉?紀(jì)昀《閱微草堂筆記》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