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校網(wǎng)

有聞必錄的反義詞

有聞必錄的基本資料

  • 詞語:有聞必錄
  • 拼音:yǒu wén bì lù
  • 解釋:聞:聽到的;錄:記錄。聽到什么,不管對不對,全都記錄下來。

有聞必錄的反義詞

  • 近義詞1:充耳不聞

    詞語解釋:充:塞住。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有意不聽別人的意見。 塞住耳朵不聽。形容拒不聽取別人意見

  • 近義詞2:聽而不聞

    詞語解釋:聞:聽。聽了跟沒聽到一樣。形容不關(guān)心,不在意。 看上去在聽,實際上沒聽見。形容心不在焉,神不專注 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——《大學(xué)》

【有聞必錄】單字解釋

:基本詞義 ◎ 錄 録 lù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金,錄聲。本義:綠色金屬) (2) 同本義 [green metal] 録,金色也?!墩f文》 (3) 記載言行事物的冊籍 [record] 錄,記之具也?!稄V雅·釋詁三》 皆辨其物而奠其錄?!吨芏Y·職幣》 (4) 又如:言行錄;名人錄 (5) 次第,次序 [order] 今大國越錄?!秶Z·吳語》 詞性變化 ◎ 錄 録 lù 〈動〉 (1) 總領(lǐng) [lead;head] 融為太尉,并錄尚書事?!逗鬂h書·章帝紀(jì)》 (2) 又如:錄公(對總領(lǐng)臺閣尚書事者的敬稱) (3) 抄寫(含有有選擇地照樣謄寫的意味) [copy] 手自筆錄?!鳌?宋濂《送東陽馬生序》 (4) 又 余之手錄。 (5) 又如:抄錄(抄寫);錄黃(宋代中書省樞密院承旨抄錄頒送門下省的文件) (6) 記載 [record] 《春秋》錄內(nèi)而略外。——《公羊傳·隱公十年》 錄功而與官,則莫敢索官?!俄n非子·外儲說左下》...
:基本詞義 ◎ 必 bì 〈名〉 (1) (會意。從八,從弋。弋亦兼表字音。“八”表示“分”,“弋”即“杙”,小木樁,合起來指用木桿做標(biāo)記。本義:區(qū)分的標(biāo)準(zhǔn)) (2) 標(biāo)桿;標(biāo)準(zhǔn) [guidepost] 必,分極也。——《說文》 (3) 姓 詞性變化 ◎ 必 bì 〈動〉 (1) 必須,一定要 [must] 齊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?!俄n非子·內(nèi)儲說》 必為奇巧聲動上?!巍?王讜《唐語林·雅量》 山水必有實景?!淘唷秷D畫》 (2) 又如:必防其漸(防微杜漸之意。在事情上還不顯著或剛剛發(fā)生的時侯就加以防止);必也正名(必須按禮教來端正名份) ◎ 必 bì 〈副〉 (1) 必然,必定 [certainly] 三人行,必有我?guī)熝伞!墩撜Z》 人人自以為必死?!顿Y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豈人主之子孫則必不善戰(zhàn)哉?!稇?zhàn)國策·趙策》 (2) 又如:必因(一定;定然);必敗(一定敗);必昌(一定光...
:基本詞義 ◎ 有 yǒu 〈動〉 (1) (會意。金文字形,從又(手)持肉,意思是手中有物。本義:具有,與“無”相對) (2) 同本義 [have;possess] 有,不宜有也。春秋傳曰:“日月有食之?!薄墩f文》。按,掩日者月也。故許云月有食之,猶言日有食之月食之也。 一有一亡曰有?!豆攘簜鳌でf公二十八年》 大有眾也?!兑住るs卦》 有備無患?!蹲髠鳌は骞荒辍?天若有情天亦老?!钯R《金銅仙人辭漢歌》 (3) 又如:有來有去(有板有眼);有命無運(謂命好,運氣卻不好);有酒膽無飯力(表面剛強(qiáng),骨子里懦弱);有竡劃沒是處(雖有安排,但無法實現(xiàn)。喻指無處下手之意);有尺水行尺船(指量力而行);有天無日頭(天色已晚);有腿沒褲子(形容很窮);有氣的死人(比喻人無本事,不起什么作用);有門楹人家(有聲望、有地位的人家;官宦之家)有...
:基本詞義 ◎ 聞 聞 wén 〈動〉 (1) (形聲。從耳,門聲。本義:聽到) (2) 同本義 [hear] 聞,知聲也?!墩f文》 聞耳之聰也。——《墨子經(jīng)上》 心不在焉,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。——《禮記·大學(xué)》 聞佳人兮召予?!毒鸥琛は娣蛉恕?夜聞漢軍四面皆 楚歌?!妒酚洝ろ椨鸨炯o(jì)》 妾聞志士不飲盜泉之水?!逗鬂h書·列女傳》 聞屏障中。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聲詩自序》 聞舟中夜彈琵琶者,聽其音,錚錚然有京都聲。——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 (3) 又如:聞聲不食(聽到動物的叫聲就不忍心吃它的肉);聞所不聞(聽到從未聽過的事情。也說“聞所未聞”);聞風(fēng)響應(yīng)(聽到風(fēng)聲,便起而響應(yīng));聞雷失箸(比喻假借其他不相關(guān)的事來掩飾自己的實情);聞雞起舞(祖逖與劉琨共被同寢,夜半聞荒雞鳴,乃與琨起身舞劍。后世比喻有志之士及時奮起)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