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哀告賓服】單字解釋
告:基本詞義 ◎ 告 gào 〈動(dòng)〉 (1) (會(huì)意。甲骨文字形,上面的“?!?,牛觸人,角著橫木,所以告人也。從口,從牛。本義:報(bào)告,上報(bào)) (2) 同本義 [report] 告,牛觸人。角著橫木,所以告人也?!墩f(shuō)文》 乃告太王王季文王?!稌?shū)·金滕》 告公用圭。——《易·益》 必告父母。——《詩(shī)·齊風(fēng)·南山》 以告于鄉(xiāng)先生君子。——《儀禮·鄉(xiāng)射禮》 告,請(qǐng)也?!稜栄拧め屟浴?敢以告于先君?!秴问洗呵铩べ澞堋?敢敬告天子。——《書(shū)·康王之誥》 予誓告汝。——《書(shū)·甘誓》 誕告萬(wàn)方?!稌?shū)·湯誥》 不告而娶?!读凶印钪臁?不效則治臣之罪,以告先帝之靈?!T葛亮《出師表》 入于太廟,還矢先王,而告以成功?!巍?歐陽(yáng)修《新五代史·伶官傳·序》 或告元濟(jì)曰:“官軍至矣!”——《資治通鑒·唐紀(jì)》 (3) 又如:告事(報(bào)告...
哀:基本詞義 ◎ 哀 āi 〈形〉 (1) (形聲。從口,衣聲。本義:悲痛;悲傷) (2) 同本義 [grieved;sorrowful] 哀,閔也?!墩f(shuō)文》 哀,痛也?!稄V雅》 以?xún)炊Y哀邦國(guó)之憂(yōu)?!吨芏Y·大宗伯》。注:“救患分災(zāi)?!?舍正路而不由哀哉?!睹献印贰Wⅲ骸皞?。” 嗚呼哀哉。——《柳敏碑》 有婦人哭于墓間而哀。——《禮記·檀弓》 僵臥孤村不自哀。——宋· 陸游《十一月四日風(fēng)雨大作》 子言未發(fā)而哀樂(lè)具乎其前(悲哀、歡樂(lè)的神情都先流露了出來(lái))?!濉?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。 (3) 又如:哀咜(悲哀嘆息);哀詔(皇上駕崩后,新君通告全國(guó)的文書(shū));哀哉(表示悲傷或痛惜的感嘆詞);哀毀骨立(形容對(duì)父母的故去非常悲哀,以致瘦得皮包骨了) (4) 形容聲音凄清尖銳 [desolate] 杜鵑啼血猿哀鳴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。 (5) 又如:哀弦(悲涼...
賓:基本詞義 ◎ 賓 賓 bīn 〈名〉 (1) (形聲。從貝,冥( mián )聲。甲骨文字形,會(huì)意。上面象屋形,下面是“人”和“止”。表示客人來(lái)到屋下,即賓客到門(mén)。金文將“止”改為“貝”,小篆從之。王國(guó)維說(shuō):“金文及小篆易從止為從貝者,乃后起之字?!北玖x:地位尊貴、受人尊敬的客人,貴客) (2) 同本義 [guest;visitor] 賓,所敬也?!墩f(shuō)文》。按,從貝者,賓禮必有贄。 賓者,接人以義者也?!抖Y記·鄉(xiāng)飲酒義》 謀賓介。——《儀禮·鄉(xiāng)飲禮》。注:“賢者為賓,其次為介,又其次為眾賓?!?諸侯、諸伯、諸子、諸男之相為賓也。諸公之臣相為國(guó)客,是散文賓客通稱(chēng),對(duì)稱(chēng)則賓尊而客卑,賓大而客小。——《周禮·司儀》 我有嘉賓,鼓瑟吹笙。——《詩(shī)·小雅·鹿鳴》 賓出,主人拜送。——《荀子·禮論》 相待如賓?!蹲髠鳌べ夜?..
服:基本詞義 ◎ 服 fú 〈動(dòng)〉 (1) (會(huì)意。古文從舟,兼做聲符。本義:舟兩旁的夾木) (2) 服從,順?lè)?[obey;submit (oneself) to] 敵已服矣?!秴问洗呵铩ふ撏?以一服八。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 以力服人者,非心服也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 當(dāng)舜之時(shí),有苗不服?!俄n非子·五蠹》 授之政,西土服?!赌印ど匈t》 遠(yuǎn)人不服而不能來(lái)也?!墩撜Z(yǔ)·季氏》 強(qiáng)國(guó)請(qǐng)服,弱國(guó)入朝。——漢· 賈誼《過(guò)秦論》 (3) 又如:服聽(tīng)(服從聽(tīng)命);服低(屈服;低頭);服殺(折服;傾倒。殺:用在動(dòng)詞后,表示程度深);服主(輕易服輸?shù)娜?;服屬(順從歸屬) (4) 佩服;信服;使信服 [be convinced;convice] 毛遂比至 楚,與十九人議論,十九人皆服?!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?后數(shù)日驛至,果地震隴西,于是皆服其妙?!?范曄《后漢書(shū)·張衡傳》 服人如何?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