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讀法”。
⒉ 宣讀法令。
⒊ 指字應作何音讀。
⒋ 讀解文字的方法;誦讀文章的方法。
⒈ 亦作“讀灋”。
⒉ 宣讀法令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州長》:“正月之吉,各屬其州之民而讀灋,以考其德行道藝而勸之,以糾其過惡而戒之?!?br />賈公彥 疏:“而讀法者,謂對眾讀一年政令及十二教之法?!?br />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“王欲與官事,則何不試習讀法?”
宋 歐陽修 《南省試進士策問》之二:“又有州黨族官歲時月朔春秋酺禜詢事讀法,一歲之間又有幾?”
清 曾國藩 《送江小帆同年視學湖北序》:“故古者飲射讀法,在今日則守令之職?!?/span>
⒊ 指字應作何音讀。
引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現(xiàn)狀》第十三回:“當下我説這‘漢’字還有一個讀法?!?/span>
⒋ 讀解文字的方法;誦讀文章的方法。
引魯迅 《花邊文學·點句的難》:“譬如《孟子》里有一段,我們大概是這樣讀法的?!?br />夏丏尊 葉圣陶 《文心》十四:“我近來留心聽名伶唱片的對白與茶館里說書先生的說書,他們常會給我讀法研究上很好的幫助?!?/span>
⒈ 誦讀法令。
引《韓非子·外儲說左上》:「王欲與官事,則何不試習讀法,昭王讀法十余簡而睡臥矣?!?/span>
⒉ 讀書的方法。
例如:「不同類別的書籍,自然就有不同的讀法?!?/span>
⒊ 字音當如何讀,也稱為「讀法」。
Copyright ? mingxia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杭州優(yōu)配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允許不得轉載、復制信息內容、建立鏡像
本網站內容僅供參考,請以各學校實際情況為主!內容侵權或錯誤投訴:841539661@qq.com 工信部備案號:浙ICP備20019715號